政大加入臺日大學USR聯盟 跨國共創地方永續新契機
- 政大文山共好計畫團隊
- 10月7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10月8日
本校 9 月 1 日至 9 月 6 日由詹志禹副校長與王信實副教授代表赴日,參加「臺日大學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聯盟首長會議」及「地方創生與國際連結:邁向永續的跨境實踐國際研討會」。此行不僅確立本校正式加入臺日大學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聯盟(以下簡稱臺日聯盟),並由王信實副教授代表發表以生態系統理論與場域學習為基礎的跨領域實踐研究,展現政大「文山共好」大學社會責任計畫的具體成果,更透過與日本各大學的對話與案例觀摩,深化對地方創生與社會責任的跨國理解與合作。
京都行程:龍谷大學經驗借鏡

代表團首站抵達京都,拜會龍谷大學安藤徹校長,雙方討論師生交換與USR合作等議題,並確立未來深化合作的意向。隨後在龍谷大學地方協進會的陪伴下,參訪該校校園淨零碳排與再生能源投資模式相關設施,並觀摩如何透過太陽能發電收益支持 NGO 與學生創業。代表團亦參訪了龍谷大學深草校區的町屋再利用計畫,體會大學如何與社區協作,推動歷史空間再生,兼顧文化傳承與地方發展。

高知行程:學術交流與研討會發表

9 月 4 日代表團轉赴高知,出席「臺日大學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聯盟首長會議」,除了與臺日聯盟包括龍谷、信州、千葉、高知等四所日方大學代表共同商討跨國USR合作機制外,更觀摩了聯盟中,臺方成員的實踐與合作成果。亦由王信實副教授代表,以〈從課堂到社區:基於生態系統理論與服務學習的跨域行動USR實踐探究 (From Classroom to Community: An Interdisciplinary 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Praxis Based on 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and Field-Based Learning) 〉為題進行論文發表,分享政大「文山共好」計畫如何透過跨領域場域學習,串聯大學、社區與政府資源,展現臺灣USR的特色經驗。

地方創生案例:廢校再生與產業轉型
除學術會議外,代表團亦參訪高知縣坂本龍馬故居的復興,觀察地方如何結合教育場域再利用,創造社區新價值。同時走訪這些經驗凸顯地方創生必須兼顧在地特色、產業鏈完整性與長期永續,對臺灣社區發展具重要啟發。
政大角色與未來展望
臺日聯盟中日方四校高層近年多次造訪政大。此次出訪除回應先前交流,政大亦正式成為臺日聯盟成員,並努力持續深化與日方大學的合作基礎。此聯盟強調以跨國合作面對人口流失、高齡化、環境永續與在地產業挑戰,透過課程共創、學生交換與案例研究分享,建立可複製、可擴散的USR模式。聯盟中的信州與高知等校,在交流後亦規劃近日來訪政大,以期更深入了解政大在社會實踐方面之成果。

未來,政大將持續推動跨國USR平台,拓展線上課程與雙學位合作,鼓勵更多學生跨越國界參與在地實踐。同時,以「多元共容・共生・共好」的校訓精神為指引,深化與社區的合作,為臺灣高等教育與地方永續發展注入新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