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ACT親職團體帶領者培訓工作坊

發布日期:2022.07.11
1657008697842_2x.jpeg

(上圖)政大輔諮碩傅如馨老師於6/23、6/24號舉辦的ACT親職團體工作坊進行分享


ACT親職團體帶領者培訓工作坊紀錄文

 

主要帶領者:傅如馨 教授

協同帶領者/撰文者:孫鍾萍

 


「成為夠好的父母就好,不需要是完美的父母。」父母管教孩子的過程中是否也看到小時候自己的縮影呢?也許小時候的自己也是這樣被要求和對待的,難以肯定自己,那些苛求和「有條件的愛」彷彿不自覺也出現在管教自己的孩子身上,擔心若稱讚孩子會使他驕傲;若沒指出孩子的不足之處以後他會吃虧,天下父母心,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很努力的想要成為更好的父母,然而在面對孩子不如預期的表現時,會感到生氣或失望,管教過程也發現自己與孩子漸行漸遠,有時候也會替自己感到委屈,明明自己為孩子付出了這麼多,為何孩子都只看到自己對他的要求。然而隨著孩子越加長大,究竟要選擇放手還是維持管教原則呢?要怎麼管與教才是所謂的好父母呢?孩子又希望有怎樣的父母呢?

 


「孩子內心都有一顆想要被看到的心。」在孩子的心中,大多是非常在意父母對他們的看法,他們很努力地想要表現好給父母看。然而孩子的好與價值始終不是「有條件的」,即使孩子一件事做壞了,也仍是有價值;即使孩子有某些缺點短處,也拿不走他其他方面的好。培訓工作坊中的夥伴在最後的課程回饋分享到,沒有最好的管教方式,只有最適合的管教方式,我們從試著覺察與理解自己父母的管教,到接納自己對孩子有「反應」,並練習做「回應」,在這樣的歷程中,我們更願意去理解孩子為什麼憤怒,看見孩子背後的渴望,逐步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幫助他溝通與表達,成為孩子安全的堡壘。 

 


「孩子的表現不等於父母的價值。花若盛開,蝴蝶自來。」青少年發展階段正處於想要尋求獨立自主的時期,孩子不一定想要走出和父母期待一樣的道路,而當父母也願意逐漸放手、相信孩子可以開創及長出自己的能力時,孩子有機會體驗到因為自己很想要做到渴望的目標,而邁開步伐努力的歷程;也能夠經歷在努力的歷程中,跌倒了能夠再爬起來奮鬥的那種受挫力。當孩子開始嘗試尋求自主時,父母能夠逐漸放手、信任自己的孩子,同時亦保有堅定的原則,在足夠的愛與信任中,成為孩子的安全堡壘。即使成為了父母也不要忘了自己,當孩子長大自主之後,仍不忘擁抱自己的人生夢想,不論孩子發展成什麼樣子,父母都能擁有自己快樂的來源。 

 


這兩日的ACT親職團體帶領者培訓工作坊帶出許多感動與收穫,「改變不是一個人做很多,是很多人一起做一點點。」親職方案的推動,需要你我的努力,共同陪伴與點亮每一段生命。

更多關於「ACT資訊」請點選下方連結

bottom of page